发布时间: 2024-01-15     文章来源:防磁柜

西宁晚报·数字报刊

  在去往湟中区海子沟乡沟脑村的黄土坡间,几十栋圈舍规整散布在崎岖不平的地形中,天蓝色顶棚在明丽的春色里分外耀眼、充溢气愤。

  这个占地面积45亩的饲养场,是宋生熹回乡创业建立的湟中福源种饲养专业合作社的生猪饲养场。走进一座座规范化圈舍,这儿的科技含量惊人:每头猪都佩带一个电子耳标,进入电子饲喂站后,与猪槽感应板感应,依据每头猪实在的状况主动匹配信息、精准下料;经过环控体系,完成猪舍内环境恒温,及时调控湿度;猪舍内装置的监控体系是饲养场隔墙透视的电子眼,管理人员经过电脑屏幕可对场内生猪饲养的每个环节完成精准监控,全面把握。

  “母猪电子饲喂站从饲喂、饮水、通风、温控到粪污处理等环节,悉数完成主动化操控,是真实意义上的智能化养猪工厂。”宋生熹介绍,饲养废水净化处理后到达农业灌溉规范,回用于周边湟水林场及拦隆口镇温室大棚等的趁火打劫,完成绿色饲养、生态饲养。规范化和主动化现已掩盖配种、妊娠、临产、保育、育肥等生猪饲养的一切的环节,大幅度的下降饲养工人劳动强度,进步劳动生产率,下降饲养本钱。“现在咱们1名饲养工人能够担任饲养2000多头猪”。

  “传统人工饲养中家庭饲养户最多能养200多头猪,饲养场每人担任饲养700多头猪。因而代替人工的智能化饲养是大势所趋。”宋生熹说。

  湟中福源种饲养专业合作社继续引进新技术新设备让畜牧饲养走出“科技范”,完成生猪饲养的智能化、数字化、现代化、规模化和集约化。现在,合作社各项基础设施和饲养管理模式都走在全区职业前列,生猪存栏5000头,年出栏8000头,2022年销售额到达894万元。被农业乡村部评为“畜禽饲养规范化演示场”,并先后被认定为国家级演示社、青海省生猪工业“科学技术创新渠道”、省级农牧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。(记者 王琼 通讯员 李宝婧)